详见:http://e.cdqss.com/html/2009-03/02/content_29072.htm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来自广安的彭兴华和陈利明夫妻俩,坐在康桥眼科医院的手术室外焦急等待着,两个人把手交握着,传递力量和信心。
这是昨日上午11时许,手术室里,他们16岁的儿子志鹏正在进行角膜移植手术。这是四川省红十字眼库昨日启动以来做的例角膜移植手术。植入志鹏眼睛的角膜是由深圳红十字会捐赠给四川省红十字会的,来自一名达县男子。
对于全国省红十字会建立的家眼库———四川省红十字眼库和即将重获光明的志鹏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
昨日上午10时,四川省红十字眼库启动仪式在成都康桥眼科医院举行。四川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波,康桥眼科医院(四川省红十字眼科医院)院长仇宜解,中国器官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眼库主席姚晓明医生等出席启动仪式。
仇院长介绍说,目前我国的角膜盲者超过300万人,角膜疾病已经成为第二位致盲疾病,角膜移植是主要的有效治疗方法。但由于角膜奇缺,我国每年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仅在5000例左右,而四川每年仅完成200多例。
张波说,四川省红十字眼库的启动,成为全国省红十字会建设的家眼库。
眼库的顾问姚晓明医生还带来了一份特别的“贺礼”,那是深圳红十字会向四川省红十字会捐赠的一枚眼角膜。这枚眼角膜昨日移植到16岁少年志鹏的眼中。
枚角膜 移植给广安少年
昨日上午11时许,志鹏进手术室前,听说了捐赠者的故事。那只眼角膜,来自在深圳打工、35岁的达县人刘代相。刘代相在深圳工作七八年了,今年2月14日,他在车间被同事用拳头击打头部,昏迷倒地后再也没有醒来。弟弟刘代鹏觉得哥哥很善良,很喜欢帮助人,便提出等哥哥去世后,捐出眼角膜等器官,并说服母亲和嫂子在捐赠书上签了字。2月24日下午,刘代相去世了。他的一只眼角膜回到了四川。
广安16岁的志鹏很感动。他在去年夏天发现左眼视力下降得很厉害,去年10月在川大华西医院诊断为圆锥角膜,医生说,必须进行角膜移植。即使家人站在面前,他左眼能看到的也只是一个黑影,右眼的视力也越来越差。原本非常喜欢汽车的他,因为眼睛不得不重新安排:“将来我想做行政工作。”这样相对静态的工作,可能更适合自己。
爸爸彭兴华在媒体上看到,康桥眼科医院曾做过角膜移植手术,便前来排号等待。几天前,彭兴华接到医院的电话,说可能有适合的角膜,那一刻,眼泪悄悄涌上这个坚强爸爸的眼角。志鹏和家人知道,还有很多角膜病患者仍在黑暗中等待:“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志鹏,你有救了。”
手术非常成功,妈妈在感动之余表示,有了这次亲身经历,以后她也会捐献眼角膜,并尽力宣传角膜捐献。获知手术成功,刘代鹏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