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702-5120 13982221138

    • 传递光明 延续生命
    • 向无私的眼角膜志愿无偿捐献者致敬!

    您现在的位置:成都东区爱尔眼库 > 新闻中心 > 眼库动态 > 正文

    黑龙江省眼库空前“富有”

    文章来源:四川省眼角膜捐献网        发布时间:2009-03-05

    文章摘要:在做眼库主任这10年,刘平医生次有了“幸福”的感觉———因为摆在他面前的是,1.2万名志愿捐献眼角膜的“承诺书”,这个数字,从无到有,经历了整...

    在做眼库主任这10年,刘平医生次有了“幸福”的感觉———因为摆在他面前的是,1.2万名志愿捐献眼角膜的“承诺书”,这个数字,从无到有,经历了整整10年。

    1999年,黑龙江省眼库在哈医大一院正式成立。历经了“有库没眼”的日子很长。时至今日,共有省内外的1.2万名志愿者与眼库签约捐献眼角膜,并已成功实施了100余例角膜捐献手术。现在,平均每天都会有两名志愿者与眼库签约。

    闫阿红扭转眼库“乾坤”

    提起当年的尴尬,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院长、黑龙江省眼库主任刘平医生深有感触:在眼库成立的第6个年头,签订无偿捐献眼球协议书的志愿者已多达7千人,但因为有的签约后失去了联系,有的故去后家属不同意履约等种种原因,眼库当时仅仅收到过一例捐出的角膜。

    但就是这一例,改变了眼库的“处境”———2004年底,阿城市电视台女记者闫阿红因病逝去捐出了自己的眼角膜,帮助哈尔滨市一位老人和哈工程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复明。之后的这三年多时间里,关注者不断,签约者不断,捐献志愿者涨了一倍,也让眼疾患者多了一倍的希望。

    “发源地”志愿者激增

    宋雨(化名)是哈尔滨市一名大学外语教师,2006年,他患上急性肾衰需要做肾脏移植,但却无法承担高额的手术费用。他的同事和学生们为他凑足费用做了手术,但这一切努力没有阻止病情的恶化。去年初,他在生命弥留之际,委托家人签了一份眼角膜捐献协议书,之后不久,宋雨离开了人世,他的家人按照他的意愿,时间通知眼库工作人员,当天就将他的角膜移植给了两名患者。

    刘平说,在这1万多名签约者中,包括有大学生、医生、农民、残疾人、干部等方方面面,但来到这里的每个人都没有身份和职务的区别,他们让眼库工作人员记住的,只有真诚。

    角膜量少仍是大问题

    据了解,我国目前已经有北京、上海等十几个城市的医疗机构设立了眼库,黑龙江省眼库签约者在这三年里的激增,让黑龙江省眼角膜捐献开始走向前列。

    “现在角膜移植手术已不算高难度手术,技术目前比较成熟,手术成功率很高,但成功的前提在于角膜材料的供给”,刘平说,现在黑龙江省每年都有近万名眼疾患者可以通过移植眼角膜康复,但每年能够接受移植手术的还不到100例,类似的问题也是所有眼库普遍正面临的。

     

    关键词:黑龙江省,眼库,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