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病逝的乐山法官王锡俊成为向省红十字眼库成功捐献眼角膜的人
详细内容请点击:http://e.cdqss.com/html/2009-03/20/node_24.htm
昨日下午6时22分,全国“银法槌”奖四川法院系统人王锡俊病逝。医生完成了他的心愿,他成为向省红十字眼库捐献眼角膜的人。今天,他的眼角膜将让几名患者重见光明。
昨晚9时许,四川省红十字眼库的医生们,行色匆匆来到乐山市市中区医院,手上的黄色菊花,默默向45岁的乐山法官王锡俊志哀。
昨日下午6时22分,省劳模,省十佳法官、全国“银法槌”奖四川法院系统人———王锡俊,因身患鼻咽癌伴全身转移离开了。两天前,他才在病床上完成心愿,成为一名眼角膜无偿捐献志愿者。昨晚,他终于如愿。他是四川省红十字眼库启动以来,成功捐献眼角膜的人。今天,将有两到3名患者,在康桥眼科医院接受检查和手术,延续他的生命,重获光明。
献上菊花 医生们向他致敬
下午6许,眼库的工作人员两次接到了王锡俊亲人的电话,通报他已经病危。此时,乐山市市中区医院的医生们,正对王锡俊进行抢救。6时22分,心电监护仪上,他的生命变成一条拉长的直线……
接到家属通知,眼库工作人员和康桥眼科医院的医生立即出发,晚9时徐抵达医院。当医生们手拿黄色菊花出现在病房时,病房内外突然安静下来。
医生们依次进入病房,向王锡俊的遗体献上菊花。负责手术的两名医生与王锡俊的妻儿,在病床前站成一排,举行简短的默哀仪式。医生鲁齐庄严地说:“尊敬的王锡俊先生,感谢您的无私精神和爱心,你是四川省红十字眼库成功捐赠眼角膜的人。在此,我们向你致以崇高的敬意……”医生们向王锡俊鞠躬致谢。此时,亲人们忍不住抽泣,工作人员也感动落泪。
默哀结束后,家属们离开了病房。两名医生开始为王锡俊做手术,动作很轻,似乎怕打搅了王锡俊永恒的睡眠,后为他装上义眼。医生们将他的两只眼睛,装进特制的冰壶里,精心保存。手术在晚上9时56分全部结束。亲人代表后瞻仰了王锡俊的遗容,心愿已了,他看起来是那么安详。
医生们和王锡俊14岁的儿子再次站在病床前,向已去天堂的王锡俊宣告:“王锡俊先生,我们将按照您的遗嘱,将您的光明洒向人间……”
工作人员向王妻杨桥颁发了无偿捐献眼角膜荣誉证书。杨桥两只手摩挲着证书的封面,久久低着头……
医生鲁齐告诉大家:“角膜非常健康,我们会力争让2至3个患者获得光明,实现王锡俊生前的遗愿。”据他透露,等待接受角膜移植的3名患者今日上午将住进康桥眼科医院,下午会尽快手术。
弥留之际 他还惦记着捐眼角膜
在后的日子里,王锡俊一直有个心愿:捐献眼角膜。3月17日,省红十字眼库的工作人员来到病床前,为他完成手续。在这之后,清醒的时候,他曾告诉母亲,自己完成了心愿,给别人带来光明,是做了一件好事。
昨日下午4时过,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在王锡俊弥留之际,所有的亲人都守候在他的病床前。“他一直大张着嘴巴,眼睛直直地看着天花板,想说话但一直说不出。我们知道,他一直惦记着捐眼角膜这件事。”杨桥的姐姐杨刚向记者讲述着,痛哭失声。昨日下午6:22,好法官王锡俊永远地离开。
“本以为我会走在他前面,谁知他竟先我而去了。”王锡俊的妻子杨桥说,自从2006年她查出患肾衰竭以来,爱人一直很体贴她,没想到他却先她一步走了。
昨日下午5:20,在王锡俊弥留之际,省高院副院长陈智伦在乐山中人民法院院长吕瑶的陪同下,到医院看望慰问了王锡俊。
病房外,王乔嘉一直低垂着头,翻看着自己的手机,他告诉记者,上边有爸爸王锡俊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他不太喜欢照相,家里的照片也不多。以后我想他了就看爸爸留给我的这些照片。爸爸虽然去了,但他的眼角膜能让别人看到光明,我觉得他好像还活着一样。”
夜色里,医生们带着王锡俊的眼角膜,带着重生的光明,向成都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