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伦彬在填写捐献申请(摄影 陈羽啸)
地震救灾志愿者吴伦彬绝症缠身,决定捐出眼角膜和其他器官
昨日上午,成都军区总医院,28岁的吴伦彬躺在普外科肝胆病区的病床上,在眼角膜捐赠申请上签下了名字。吴伦彬是什邡红白镇人,去年此时,他正投身在如火如荼的抗震救灾中。今年1月,发现自己身患右下腹部腺癌晚期,他决定捐出自己的眼角膜,并在角膜捐赠的申请上写道:希望受捐者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特别要求望受捐者多做好事
躺在病床上的吴伦彬五官清秀,很瘦,腹部插了好几根管子,管子里不断从体内导出脓液。据医生说,吴伦彬的病已到了晚期,多还能活半年时间。尽管如此,看到省红十字会和成都康桥眼科医院的医生到来后,他仍打起精神,眼里闪着光。在两名志愿者的帮助下,吴伦彬在捐献角膜的申请书上签了名。
他写字的速度很慢,落笔的瞬间,眼里噙着泪水。知道可以在申请表上注明对受捐者的要求时,吴伦彬重新提起笔,加了“希望受捐者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贫困且需要的人优先”的字句。
成都康桥眼科医院的医生给吴做了初步检查。医生说,从他目前的情况来看,符合捐献的标准。能不能移植,终要看病理检查的结果。
家人反对母亲在家哭了一天
照顾吴伦彬饮食起居的,是他同母异父的弟弟杨廷勇。他说,哥哥宣布捐赠决定时,母亲当场就哭了。“他不仅想捐眼角膜,还想捐肝和肾。”杨廷勇说,哥哥的病到了晚期,母亲心里已经十分悲痛,又觉得儿子走了身体也要掏空,怎么也接受不了。
吴伦彬的继父杨本立说,吴伦彬只有初中文化,他先是在一家广告公司当学徒,后来与朋友合伙开了家广告公司。“他后来懂事多了,还说要好好报答我。”说到这,杨本立再也说不下去。
同是80后,杨廷勇特别理解哥哥,他当起了母亲的劝说大使,给她讲,如果哥哥的器官被移植了,就相当于生命在别人的体内延续。后来,不知道是见哥哥意志太坚决,还是他的劝说凑了效,母亲反对的情绪不再那么强烈了。
就在吴伦彬签字这天,母亲袁行秀在家里哭了一天。但杨廷勇说,哥哥让他觉得骄傲。而吴伦彬说,他迈出了捐献的步,此生不再有遗憾。
地震当天他当起救灾志愿者
去年的地震震垮了吴伦彬家的房子。12日那天下午,知道亲人都安然无恙后,他便去了德阳报名当志愿者,负责给什邡送救灾物资的车队带路,还把押运和卸货的活儿都揽了下来。当时,政府办公楼外的一个帐篷里,专门有工作人员朝电脑里面输受灾群众受伤和入院的信息。由于人手不够,吴伦彬经常过去帮忙。后来,干脆把上千份寻亲信息带到自己的广告公司,用两台没震坏的电脑录入、发上网,为大家寻找亲友的下落提供了方便。
在参与抗震救灾期间,吴伦彬的肚子经常疼痛难忍。从去年6月一直拖到了今年1月,在母亲的一再要求下,他才去医院检查,发现腹腔脓肿,要尽快动手术治疗。
发现吴伦彬的病情时,家中正在修房子。袁行秀决定停止修房给他医病。为不给家里增添负担,他曾多次提出放弃治疗。这些事被当地媒体报道后,成都一家建筑公司伸出了援手,答应自带工人免费帮他修房子。下周,新房就要动工了。
详见: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html/2009-05/27/content_617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