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我有三天光明,天,我要看看每一个一直善待我、陪伴我的人,感谢他们让我的生命变得有意义;第二天我会黎明即起,望着黑夜渐渐转变为白天,欣赏动人心弦的奇景。第三天,我要在俗世里生活,置身于奔波营生的人群中。”这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心愿,同时也是千千万万失明者的心声。
近日,南宁癌症病人田桂清毅然决定捐献眼角膜。薄薄的一片眼角膜可以使不少眼疾患者重见光明,但令人感到沉重的是,广西的眼角膜捐献和移植却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不少想捐献眼角膜的广西人,找不到捐献的途径;另一方面,在广西,数以万计的急需眼角膜的眼疾患者,却无法获得角膜资源。值得期待的是,目前广西眼库正在由解放军第三O三医院积极筹备建设当中,眼疾患者、眼角膜捐献者将得偿夙愿。
眼有大爱 癌症病人毅然捐角膜
“田阿姨说很痛,要你快去给她打一针,止止痛。”11月26日下午,记者正与广西区人民医院肿瘤科医生陈振祥交谈时,一名护士神色匆匆奔来,轻声对陈振祥说到。护士口中的这位田阿姨全名叫田桂清,现年73岁,是广西博物馆退休人员。她被查出直肠癌晚期,已向肝部扩散,无法化疗。
躺在肿瘤科病床上插着吸氧管的田桂清,已有60多天没下过床了,剧烈的癌痛使她每天的睡眠变得极稀少。目前,她正是靠着止痛针,维系生命的尊严。
某天,田桂清对正查房的陈振祥提出,她想在“身后”捐献角膜。“我当时有点懵了。临床10多年,在肿瘤科里,见惯了生离死别,但还没有哪个病人主动提出离世后捐角膜的。整个广西,缺乏相关法规,也找不到能接收角膜捐献的单位啊。”陈振祥回忆起当日的情景,仍唏嘘不已。
陈振祥没敢怠慢,立即联系了全国知名的深圳眼库。深圳眼库随后发来委托书,专门委托解放军第三O三医院眼科中心,负责接收田阿姨的角膜捐献事宜。
“我们全家都同意她捐出角膜。只要她高兴,我们没意见。”田阿姨的老伴、80岁的学者邱钟仑表示,自己虽不太懂角膜捐献,但妻子已决定的事,他十分支持。田桂清说,她之所以要捐出自己的眼角膜,就是想给他人带去希望,“我祈盼日后得到我的眼角膜的人,能重获生活的信心与光明”。
眼泪盈眶 广西人捐角膜感动世人
记者采访时,广西医护人员们分别谈起近期发生的两个关于眼角膜捐献的感人故事。这些见惯了生离死别的从医者,也被深深打动着。
2009年2月及9月,分别发生在广东中山市及浙江杭州市的眼角膜捐献事件,感动了这两座城市数以百万计的市民。这两个眼角膜捐献故事的主角都是广西人。
广西人展现出的情怀,震撼了中山市民,甚至成了当地热的新闻。2009年2月2日,从家乡来中山市务工的广西仡佬族小伙子郭光明不幸发生车祸。2月12日,郭光明被宣布临床死亡。而之前得知自己弟弟的病情已回天乏术的哥哥郭小奎,毅然决定把弟弟的眼角膜、心脏、肾、肝等器官,捐赠给了有需要的病人。郭小奎想通过捐赠器官的形式,让弟弟的生命在世间灿烂地延续。因此,广西小伙郭光明也成为了中山市有史以来捐赠器官多的人。“弟弟,我们都知道你很善良。健康的时候,你总是想着别人,为他人做更多的事。现在,我们无法挽回你的生命,就想让你继续帮助更多的人。你不要怪罪我们,在我们的心里,你一直活着……”送别弟弟郭光明时,哥哥郭小奎痛哭失声地说。
同样是广西人。来自广西兴业县卖酒镇竹沙村的莫德春,同样感动了整座杭州城。9月23日,在2岁多的儿子因患溶血性贫血症处于弥留之际,在杭州打工的莫德春,毅然决定把儿子的角膜捐献给了杭州市亟待眼角膜救治的病人。“我不能挽留儿子的生命,但我要把儿子的光明留在人间,这是给我亲爱的儿子的好安慰……”莫德春忍着万分悲痛,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眼膜之殇 不缺技术唯缺眼角膜
虽然捐献眼角膜的人越来越多,但对于那些急需角膜手术的眼疾患者来说,现有的角膜供体只是杯水车薪。“南宁市哪里可做角膜移植?我要给做妈妈做移植!她失明20多年了,连我的样子都没见过。”11月底,百度网站上,挂着这么一个主题的求援贴。一名南宁籍女网友,为让失明的母亲重拾丢失了20多年的光明,四处求援。她得到的几个专业人士的回应是:南宁不少三甲医院的眼科均可做角膜移植,但现在广西可供移植的角膜供体奇缺。
“全国的角膜盲患者至少有400万人,而每年有幸能够移植上角膜的,也就区区5000例。”解放军第三O三医院眼科中心的主治医生林旭初博士,谈起广西库存为零的角膜,神情如同一名找不到米下锅的巧妇。“凭我们现在的技术,已能做到1个角膜供8名角膜盲患者使用。但有时哪怕找半个角膜,都极其艰难。”
林旭初认为,正是“死留全尸”的传统观念,及缺乏能保障角膜顺利捐献的眼库,导致了广西一直难寻角膜,众多角膜盲患者惟有继续生活在黑暗中。
林旭初介绍称,目前角膜移植的成功率已基本可以达到95%以上。“由于角膜本身无血管分布,移植后不会出现排斥,因此术前不需要进行配型,术后也不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南宁市的几个医院,从事角膜移植手术,基本不存在医疗技术上的障碍。”
换句话说,广西的角膜移植,缺的是角膜而不是技术。林旭初所在的眼科中心目前正试图突破这一“瓶颈”。
眼前希望 亟待建立的广西眼库
广西人有没有高尚的情操?有!广西有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可接受角膜捐献及保存的眼库?没有。
一方面,由于缺乏角膜资源及捐赠渠道,不少想捐献眼角膜的广西人,找不到捐献的途径;另一方面,在广西,数以万计的急需眼角膜来重见光明的眼疾患者,却苦等而无法获得角膜资源。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获悉这么一个消息:解放军第三O三医院眼科中心正准备筹建广西个真正意义上的眼库。这项功德无量的工程项目,不日就将提上议事日程。
“推进眼库建设很难,哪怕事情再难,但我们也得做。我们需要新鲜角膜存储柜、需要层流净化工作台、需要医用冰箱,还有保存液实验室、血清学检查室、HIV监测室……”林旭初大致地向记者勾画了一个正规、有一定规模的眼库所需要的设施。她勾画的,其实就是一幅让千千万万人,借助着爱,找寻到光明的图景……“广西患有角膜盲的患者数以万计,很多人亟需角膜供体,但尚未有一个完备的捐献角膜的机构及程序。值得期待的是,目前广西眼库正在由解放军第三O三医院积极筹备建设。
▲12月1日,广西区人民医院肿瘤科病房里,田桂清夫妇俩执手相持。从结婚到现在,他们已经携手走过了51年。▲每次看到家人的照片,田桂清都很兴奋。她说,看到孩子就看到希望,如同她捐献眼角膜就是想让他人也能看到生活的希望一样。
相关报道:
桂林晚报:南宁七旬患癌老太捐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