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702-5120 13982221138

    • 传递光明 延续生命
    • 向无私的眼角膜志愿无偿捐献者致敬!

    您现在的位置:成都东区爱尔眼库 > 新闻中心 > 眼库动态 > 正文

    志愿捐献遗体 十五位老人让人感佩

    文章来源:四川省眼角膜捐献网        发布时间:2009-12-10

    文章摘要:志愿捐献遗体 十五位老人让人感佩...

        在第24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昨天,市红十字会启动了“红标·成都——情暖夕阳”爱心活动,开通遗体捐献志愿者服务卡,为今年我市老年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做免费体检并赠送慰问品,为他们送去冬日的温暖。

    他们用爱书写生命礼赞

    昨天上午,当15名老年志愿者陆续来到市二医院时,立即成为关注的焦点。看着这些白发苍苍的志愿者,大家的心里又是感动又是敬佩。

    “老革命”王学勤老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造过军用飞机,75岁的他看起来精神矍铄,但今年9月他就来到市红十字会填写了遗体(角膜)捐赠申请表。“人死一把灰,还不如把遗体捐献出来做点有用的事。”王爷爷说,他的心、肺、肝都有病,曾多次发病,是医生一次又一次把他从生死关头救回,“我的遗体可以用作医学病理研究,希望能对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点贡献。”

    在这些志愿者中还有一对老夫妻,他们就是83岁的张云生爷爷和75岁的龚宗全婆婆。张爷爷和龚婆婆都是医学界人士,对身后事看得很淡,多年来一直有捐献遗体的想法。2年前,两老将这想法透露给一双儿女,一开始孩子们并不认同,他们觉得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应该入土为安。“我们死后,角膜可以帮助失明的人重见光明,遗体可以用作科学研究,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在两老的说服下,今年,孩子们终于接受,远在上海的女儿还特地给市红十字会写信,表示赞成父母成为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

    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在做完体检后,市红十字会为每位志愿者送上“遗体捐献志愿者服务卡”,服务卡的正面是志愿者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背面则是遗体接受站名称和联系方式。凭这张服务卡,志愿者们可享受在市二医院就医优先检查、优先诊断、优先治疗等服务。

    “我市有709名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老年人占了90%左右,其中已有89名实现了捐献,但仍然不能满足医学机构的需求。”据市红十字会组宣部部长曾卫介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登记在册的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有三四十万,希望成都能有更多的市民成为志愿者,为推进我市医学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市红十字会也有意通过“情暖夕阳”爱心活动,为志愿者送上温暖,进一步弘扬志愿者精神。

    据透露,市红十字会网站将在近期开通“红十字志愿者之家”和“成都市遗体捐献志愿者网络祭奠”网站,届时,志愿者可通过网站进行在线心理咨询,广大爱心市民也可通过网上献花、留言等方式,对已实现捐献意愿的志愿者进行祭奠。

    本报记者 王眉灵 摄影 杨永赤

    致红十字志愿者的一封信(成都市红十字会)

    红十字志愿者朋友们:

    今天,我们迎来了第24个“国际志愿者日”。为了表彰志愿者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并藉此提醒社会人士积极支持及参与义务服务。在这个令人温暖的日子,我们向全市所有红十字志愿者真诚地道一声:节日快乐!

    志愿服务是整个社会和谐运行的保障,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突出体现。尊敬的红十字志愿者们,你们用朴实的言语和行动诠释着人们心中宝贵的东西——责任、爱心、关怀、真诚、勇敢、正义,你们的积极参与是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基础,你们的爱心奉献是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你们是红十字事业明天新的希望!

    多年来,全市红十字志愿者团结一致,秉承奉献社会的目标,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遵循“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充分发挥了红十字志愿者的独特作用,赢得了社会各方的赞誉。

    志愿者朋友们,你们的心仁爱宽容,无论是自然灾害、突发事故,还是骨髓捐赠、遗体捐献,用无私付出让人类文明的光芒没有了角落与距离。志愿者朋友们,你们的手刚劲有力,无论是汶川特大地震灾难、莫拉克台风风灾,还是紧急征集血小板,你们时间站出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将红十字的博爱精神送到每一个需要的角落。志愿者朋友们,你们的思维创新进取,你们不仅具备专业技能,还善于组织适合群众接受的志愿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向市民普及卫生救护、紧急避险和宣传无偿献血等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防病意识,增强自救和互救的能力。志愿者朋友们,你们的身影是和谐社会的缩影,在社区、学校、福利院,你们随处可见,通过开展具有红十字特色的扶危助困、便民利民活动,为各类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提供多方志愿服务。

    每个人的业余时间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度过,但你们选择了“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爱的生命之歌。因为有你,文明成都更美好!

    身为志愿者,是一份无上的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希望你们继续当好爱的缔造者和传递者,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每一个需要人道救助的地方熠熠生辉!希望更多的市民朋友、爱心人士加入到红十字志愿者队伍中来,用爱和奉献建设更加文明美好的成都!

    2009年12月5日

    小知识关于遗体捐献

    遗体(角膜)捐献有什么具体作用?为什么要提前登记?捐献遗体(角膜)需做什么准备?昨日,记者就这些问题走访了有关医学医生。

    据介绍,一些死亡时间短、保存条件好的遗体可以用作器官移植,捐献的遗体可作为医学院病理解剖用。对于失明患者来说,没有任何人工晶体能够代替眼角膜,因此移植角膜是帮助他们重获光明的唯一方式。很多人误认为近视眼,或者老年人不能捐角膜。其实,只要是身体健康、无传染病的市民都可捐献眼角膜,即使是白内障患者、视力弱或老龄人。

    遗体也好、角膜也好,用作器官移植都必须在去世后一定时间内摘除,比如眼角膜,如果捐献人去世6小时后,会影响角膜活性。因此捐献者好提前进行登记,并取得亲人的认同,由亲人在去世前及时告知遗体接收站。

    相关链接

    一、成都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登记机构

    成都市红十字会    86254919                西华门街19号(临时办公地址)

    锦江区红十字会    84557075                海椒市街13号世联商厦7楼

    青羊区红十字会    86258272                西御河沿街12号

    金牛区红十字会    87520799                茶店子横街8号

    武侯区红十字会    85433953                武侯区龙江路11号

    成华区红十字会    84327880                一环路东三段148号

    高新区红十字会    82829755                天府大道北段A座8楼

    龙泉驿区红十字会  84877894                龙泉街道永安路169号

    青白江区红十字会  83668336               华金大道二段525号

    新都区红十字会    83997751                新都区卫生局内

    温江区红十字会    82721750                温江万春东路61号

    都江堰市红十字会  61929087                都江堰市滨河小区政务服务中心

    彭州市红十字会    83887076  83880635  彭州市西北街卫生局内

    邛崃市红十字会    88761511                邛崃市天庆街1号中国银行大厦2楼

    崇州市红十字会    82212166                崇阳镇滨江路北一段232号

    金堂县红十字会    84936897                赵镇万方街96号

    双流县红十字会    85832398                双流县卫生局内

    郫  县红十字会     87862979                郫县孵化中心二楼

    大邑县红十字会    88213618                大邑县晋原镇邑邛故道

    蒲江县红十字会    88533352                蒲江县鹤山镇桫椤路中段102号

    新津县红十字会    82517365  82517391 新津县五津西路52号

    二、成都市红十字会遗体接收站地点

     

    68289155、13699063309 成都市蓉都大道天回路601号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13628054655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以爱的名义 让我们结伴同行

    志愿者是健康社会的生命之血。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志愿者,他们以自己的躯体为媒介,帮助一位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重获新生、重见光明,让爱的文明之光点亮一盏又一盏希望之灯——他们,就是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

    一只角膜 让少年一生光明

    今年3月1日,对16岁的少年小鹏(化名)来说,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在红十字会的牵线搭桥下,一名志愿者在去世前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不幸患有圆锥角膜、眼睛几近失明的小鹏成为了受赠的位幸运儿。

    小鹏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初三学生。但天有不测风云,去年5月,他的左眼视力急剧减弱,在短短的几个月里,连黑板都看不清了,右眼也因为“身兼两职”十分疲累,经常痛得厉害。经检查,他患上了圆锥角膜,医生说,这种病没法治,只有做角膜移植手术。爸爸妈妈带他问遍了各大眼科医院,但都被告知:没有角膜源,不能做手术。无奈之下,他们后在红十字眼科医院进行了角膜移植申请的登记。几个月过去了,就在一家人几乎绝望的时候,2月底,他们接到医院的紧急电话,说是有角膜源了。兴奋的一家立即赶到成都,稍作准备后即接受了角膜移植手术。

    半个月后,重见光明的小鹏在妈妈的陪伴下高高兴兴地走出医院大门。出院前,小鹏的父母做出感人之举:申请成为遗体(角膜)捐赠志愿者。“对我们娃娃来说,这只角膜不光是救了他的眼睛,而是他的一辈子!”小鹏妈妈感慨地说,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但人体器官却可以挽救好多人,可以改变他们的一生,她和丈夫愿意用这种方式回报素不相识的角膜捐赠者,让爱心得以延续和传递。

    遗体捐献 将希望带给众人

    将角膜捐赠给小鹏的,是一位在外地务工的川籍民工刘勇(化名)。他因被工友误击头部意外死亡,去世时年仅35岁,但他的两只眼角膜却分别移植给了3位失明病人,让3个家庭拾回幸福和欢乐。

    角膜捐献是遗体捐献的一种。一具遗体捐献的角膜,至少可让两名盲人重见光明。据统计,我省有近5万名失明病人,他们绝大部分可以通过眼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事实上,我省每年仅完成200多例角膜移植,根本原因就在于缺少可供移植的角膜。

    据医学医生介绍,一些死亡时间短、保存条件好的遗体还可以用作器官移植,捐献者的骨头、软骨、皮肤、肾上腺、睾丸、血管等都可以移植给有需要的病人,捐献者的生命将通过受益者延续下去。捐献的遗体还可以作为医学院病理解剖用,对于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尤其是对新发现的疾病研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但目前,病理解剖在我国许多医院难得做一次,在医学院校,大约只能保证每12名学生解剖一具遗体,有的医学院校只能放录像片进行教学,有的学生直至毕业都没有进行过解剖,而理想的解剖教学应该是4个学生解剖1具遗体。

    一群志愿者  将爱心传递延续

    生命、希望得以延续,需要有遗体(角膜)的捐赠。作为从事人道救助的重要组织,市红十字会多年来一直在默默地推动着这件事。据了解,从2005年起,市红十字会就启动了遗体(角膜)捐赠接收工作,2006年又成立了市红十字会眼库。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公众对遗体(角膜)捐献的知识相对匮乏,因而很多人对遗体(角膜)捐献的观念一时难以接受。但可喜的是,通过多年来的宣传动员,成都市民对遗体(角膜)捐献的认知度已超过了50%,远远排在了其他城市的前面;目前已有709名爱心市民填写了资料齐全的登记表,申请成为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

    在成都市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队伍中,有夫妻双双携手捐献的,也有一家几口共同捐献的,更有不少灾区群众,选用这种方式回报社会。他们,用真诚和善举,将爱心进行传递和延续。

    一场接力赛 让我们结伴同行

    与此同时,一场爱的接力赛即将拉开。昨天,市红十字会启动了“红标·成都——情暖夕阳”爱心活动,通过“红标·成都”大型公益活动品牌为平台,不断壮大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队伍,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推进医学事业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更重要的是,“情暖夕阳”活动致力于按照红标行动理念,建立起集红十字筹资、志愿服务、人道主义精神传播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据市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红标·成都——情暖夕阳”爱心活动将通过社会捐赠、网络募集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开展遗体(角膜)捐献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等。“让捐献者的价值得到体现,也是种人文关怀。”该负责人表示,我市拟修建“成都市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纪念碑”,让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精神得以弘扬和传承。

    此外,我市20个区(市)县红十字会将会建立统一的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登记、联谊活动制度,逐步在成都的各大医学院建立遗体接收站,有条件的红十字医院也将建立完善角膜接收制度。

    关键词:志愿捐献遗体,十五位老人让人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