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702-5120 13982221138

    • 传递光明 延续生命
    • 向无私的眼角膜志愿无偿捐献者致敬!

    您现在的位置:成都东区爱尔眼库 > 新闻中心 > 眼库动态 > 正文

    这双眼角膜要求给好人 医生忙了一天还没找到

    文章来源:四川省眼角膜捐献网        发布时间:2009-12-10

    文章摘要:这双眼角膜要求给好人 医生忙了一天还没找到...

     《车祸能夺去生命却夺不走她善良的目光》追踪

    36岁的陈芳因车祸经抢救无效死亡,丈夫彭博和弟弟陈列在眼角膜无偿捐献同意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将陈芳的一对眼角膜无偿捐献给四川省红十字会眼库。昨(9)日,四川省红十字会眼库工作人员联动深圳市红十字会眼库等各地眼库,希望能找到一名年龄较小需要做眼角膜移植的女孩,满足彭博这惟一的要求。

    只想捐给女孩或好人 医生遍查记录难寻觅

    8日晚8点50分,成都康桥眼科医院医生小心取下陈芳的一对眼角膜,连夜赶回医院放入恒温4℃的冰箱内。今日一大早,眼库工作人员冉茹秋翻开需要做眼角膜移植的病人名单,她只想尽大能力满足彭博的愿望:好能将眼角膜捐给一位年龄较小的女孩;万一不能,就捐给一位同样善良的人。

    浏览一遍登记人员目录,年龄大都在30岁以上,而且以男性居多,只有一位4岁的广元小男孩,在年龄上满足要求。这位男孩是爆炸伤,冉茹秋试着给这位小朋友的家长打了电话,可孩子的家长却说,孩子有倒睫,需要先做个小手术后才能做眼角膜移植手术,所以目前不能接受这枚珍贵的角膜。

    放下电话,冉茹秋又忙着与其他眼库联系,希望能找到这样一个女孩,满足彭博小小而严肃的愿望。但截至记者发稿,依然没有找到受捐者。

     肇事司机手机停机 家人急得帮他充值

    昨日下午6点,陈芳的亲人们等候了一天的面包车司机终于出现在成都军区总医院。

    陈芳的弟弟陈列告诉记者:昨日上午,他们给面包车司机打电话,欲告知陈芳去世的消息,但司机的电话一直处于停机状态。“我们估计是手机没钱停机了,就给他的手机充了一些话费,终于联系上他。”记者曾询问面包车司机的电话,但陈列歉意地说:“姐夫不愿意把司机的电话给你们,到需要的时候,我们会向媒体提供司机的电话的。”

    早报记者 宋建琴 杨丹 摄影 黄瑶

      新闻延伸

    专访为陈芳取下眼角膜的四川省红十字会眼库成员

      翻开死者的眼睛有生命在延续

    为陈芳联系眼角膜捐献的冉茹秋,是四川省红十字会眼库的成员之一。她所属的这个团队很特殊,专门为刚刚去世的眼角膜捐献志愿者取眼角膜。28岁的冉茹秋曾经是一个看见尸体就吓得不敢吃饭的女孩儿,但自从开始为志愿捐献者取眼角膜后已不再害怕,因为死者的眼睛里能“看见生命延续的欣喜。”

      学医5年简直是场噩梦

    1981年,冉茹秋出生在广安市,父母的精心照顾让茹秋的胆子比同龄人都小。进入大学学医后,让冉茹秋难忘的是次上解剖课时的场景。那天,看着眼前被福尔马林泡过的尸体,她双腿双手都在打抖。这一节课后,她一晚上没吃饭没睡觉,只是一直坐着发呆。

    大学毕业后,冉茹秋进入了成都康桥眼科医院。负责市场工作,冉茹秋没再接触死者,她感觉生活都惬意了很多。

    凝视那眼睛“死死”盯着我

    但去年,冉茹秋再次面对死者——她接到医院的委托:广元一位叫罗小华的眼角膜志愿捐献者去世了,要她马上赶去协助取眼角膜。

    取眼角膜时,她的工作是为医生拉开死者的眼睛,“刚拉开眼皮时,那只眼睛就死死地把我盯到,我怕极了。”当医生取下眼角膜后,冉茹秋才发现自己的脚都不能移动了。

    本以为这只是一次偶然的派遣,却没想到四川省红十字会眼库在康桥眼科医院成立,更没想到自己会成为眼库的工作人员之一。

      害怕没了多了那么些感动

    加入这个团队后,冉茹秋说,眼库团队每次到捐献者家里取眼角膜,路上总会先买一束鲜花。到了死者家里,会先安慰家属,然后请家属一起到死者旁致悼词、默哀、献花,“致悼词是让人伤心的。”冉茹秋说:“我们每听一次还是会流泪。”

    这次为陈芳取下眼角膜, 冉茹秋也在现场。看着陈芳,冉茹秋无比惋惜,可一想到这对眼角膜至少可以让两个人重见光明,害怕也就淡了。“那是一种无言的感动,一种看见生命延续的欣喜。”冉茹秋坦言。

    早报记者宋建琴摄影黄瑶

    关键词:这双眼角膜要求给好人,医生忙了一天还没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