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2时59分,孔繁应在华西附四院姑息关怀科永远闭上了双眼。20多年来,孔繁应因为麻将打得好,被人们成为“校长”。去年12月29日,孔繁应因肺癌晚期住进了华西附四院姑息关怀科。住院的次日,他决定离世后把眼角膜留给需要的人。当日,四川省红十字眼库的志愿者和康桥眼科医院的医生,为孔繁应办理了眼角膜捐赠的手续。(本报曾报道)
昨日下午4时20分,四川省红十字眼库两名志愿者和成都康桥眼科医院的医生周波来到病房。经过约半个小时的手术,周波医生小心地取下孔繁应的双眼角膜,经过药水反复冲洗后,放入准备好的甘油中,再迅速放入冰壶冷藏保存。据周波医生介绍,一般情况下摘取下的角膜组织是放入特制的保存液冷藏保存,有效保存时间在15天左右,但孔繁应的眼角膜经过特殊处理,需要在甘油中冷藏保存,有效保存时间将超过3个月。
为何他的角膜需要特殊处理?原来,在接到孔繁应去世的消息后,四川省红十字眼库医生委员会的眼科医生们开始了激烈的讨论:血检报告显示,孔繁应患有“乙肝小三阳”,他的角膜能否用于角膜移植?取还是不取?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医生委员会终认定:“部分”符合捐献条件,有摘取、保存价值,但在临床使用上必须慎之又慎———角膜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若无癌细胞侵袭,可针对性移植给患有“乙肝小三阳”的角膜病患者。
据了解,孔繁应是四川省红十字眼库自去年3月1日在成都康桥眼科医院成立以来,接受的第26例成功捐献,也是2010年的例捐献。然而,孔繁应留下的这对珍贵的眼角膜,要成功移植给患者并不容易:患有“乙肝小三阳”的他,只能“对口”帮助“乙肝小三阳”的受捐者。四川省红十字眼库志愿者表示,将尽快在保存期限内寻找合适的受捐者接受孔繁应捐赠的角膜,帮助他实现人生后的愿望:“让我的眼角膜,给需要的人带去光明……”本报记者 夏树伟
《成都商报》原文链接:http://e.cdqss.com/html/2010-01/08/content_107838.htm